陶瓷酒瓶工序繁多,大致有選料、醒土、球磨、造型、制模、翻模、灌漿、脫模、修坯、烘干、施釉、素燒、釉燒、貼花烤花、挑選產品等過程。在生產過程中,由于工序長,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每一道工序的一點小問題,積累到最后就是大問題,直接影響到產品成品率和成本效益 。
選料
因為陶瓷酒瓶是盛酒的容器不是一般的藝術品,對于選材料方面更是嚴格,這關系到食品的安全問題,需通過成分化學分析,達標者才會進入泥場堆放。
醒土
原料堆放于露天料場,進行長期的、循環不斷的風吹、日曬、雨淋、冰凍,使其風化潤酥,改善性能。
球磨
根據成分分析,將泥料進行配比球磨,泥漿放入漿池陳腐備用。
造型
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出的圖紙按照原型制造出來,并進行不斷的修改、調整;有時一個瓶型修改數十次才能滿足客戶需求。
制模
按照產品造型,進行模具開發,一般采用石膏凝固成模。石膏模既可用于注漿成形,也可用于脫坯成形。石膏模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吸水性,可反復多次使用(一般為50-60次)。
注漿
泥漿在成型車間,通過模型注漿成型,再經過瓶口裝接,當天所注坯件,當天完成裝接。這一道程序也是非??简灱夹g的,時間上把握不好就會造成陶瓷酒瓶的壁厚程度不一。
脫模
經過一定的時間段后,就要將模具打開即成為脫模,將模具拿掉將其上下兩端進行切去,使內部剩余的泥漿流出,這樣便出現了一個泥坯。
修坯
從模具中拿出的泥坯是一個不完整的瓶型,這就需要一點一點的進行擦拭、修改、調整,盡量將瓶口、瓶底、耳飾等分別進行粘接后,再進行修正。
烘干
瓶坯在烘房進行干燥,排除水分,清洗后進行坯件驗收。這里還是半成品,形狀已定型。當然也可以長時間放置自然陰干處理,不然在素燒時很容易壞掉的。
施釉
施釉分為內釉和外釉,素燒檢驗合格的瓶才會在上釉干燥線上進行上外釉工序。陶瓷酒瓶不同于陶瓷工藝品,是有內釉和外釉之分的,有些陶瓷酒瓶廠使用的是同一種釉,這樣后期的密封和保存會有相當大的隱患。
釉燒
前面經過素燒是為了釉燒的成功性更大一些,盡管如此,次品率還是非常高的。釉燒的過程一般需要1380°的高溫。
出窯
待到燒制結束窯溫降下來的時候,就是揭曉這一窯成功與否的關鍵,成品率高低的時刻了。這個時刻是非常神圣的,看到一件件精美的陶瓷酒瓶展現在眼前,個個充滿個性與魅力,有的張揚,有的含蓄,各盡姿態。
貼花烤花
絕大多數陶瓷酒瓶要經過至少一次以上貼花烤花,才能完成整個生產流程。
成品挑選
工人需要對陶瓷酒瓶進行一個個的檢驗,以保證后期客戶的盛酒的安全。一件好的產品不僅要看他的藝術效果,實用效果也是非常關鍵的。
驗收入庫
成品包裝進行防塵處理,按區堆放,標識清晰,并隨時準備發貨。